今年3月份,长城宣布了全球首创的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在柠檬混动DHT之后仅仅过了一年多,长城又发布了一项业内轰动的重磅混动技术。其通过前后轴双电机的串并联结构,实现3擎9模的全新智能四驱混动架构,可谓是当下插电式混动技术的天花板技术,用两驱的价格就实现四驱的能力。并随之带来了专为极限越野驾驶场景打造的Hi4-T,通过油电并联结构、机械四驱、三把锁等硬核配备,满足我们的专业越野需求。
创新突破的萌芽
创新如艺术,源自于对日常生活的细微观察。
2020年初,长城的一众工程师在海拉尔为柠檬混动DHT做标定。在去海拉尔机场路上,有一个长度约1.6km,坡度约6%的长坡,工程师们在停车讨论测试结果和休息的时候经常发现,这样的冰天雪地下,通过这样一个普通坡路,对两驱车着实是个挑战。
因为附着力太低,两驱车走到这里往往都非常地小心翼翼,稍微一踩油门就会打滑,上坡很是挣扎,只有少数熟悉路况的本地司机才能借助多年来积累的驾驶技术和经验顺利通过。相比之下,四驱车明显就从容得多,经常从旁边呼啸而过。
这给了工程师们新的思考和灵感。
很明显,四驱相比两驱在特定使用场景下有更大的优势和更高的价值,不过更高的价格和油耗往往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尤其是一些经济型SUV的用户。
于是,针对这种用车场景的痛点,工程师们不禁思考,为什么四驱就一定要比两驱贵?手握拥有大电池、双电机的领先插混技术,长城是否能在当下的架构和成本预算之内,做出一台价格可以接受的混动四驱车,让消费者可以用两驱的价格就享受四驱带来的便利、安全和可靠。
心中有了这样的点子,工程师们就把自己的想法带回了长城总部。
这里必须要提到长城内部高效的沟通机制。相比传统层级式的汇报制度,长城一直存在一线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直通公司高层领导汇报的渠道,更加扁平化和透明化的管理模式,可以让信息在内部快速传达。这次也是一样,一种全新混动四驱技术的想法迅速传达到了研发副总和董事长的耳中。
领导对于这种创新想法迅速表示了支持,但也提出了一些顾虑。站在当时的时间点,无论是本田的i-MMD,还是比亚迪的DM-i,行业内相对成熟的案例都是以双电机集成在一起的串并联架构居多,包括长城的柠檬混动DHT也是P1+P3架构,如果做成四驱,如何解决结构问题,能否向最初设想的一样将成本降低、将油耗降低?
显然,这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任务,很可能要推倒重新设计整个系统架构,而且面临成本控制这一最直接的问题,但出于对实现用户更高价值的决心,以及对技术创新的追求,工程师们还是决定勇于接受挑战,打造出一套全新的智能四驱电混技术,也就是现在的Hi4。
研发历程一波三折
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思路下,技术层面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如何实现四驱。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包括长城柠檬混动DHT在内,在现有成熟方案的基础上,最容易实现的就是在P1+P3架构上加上后轴P4电机,形成P1+P3+P4架构。这样虽然实现起来更容易,但似乎违背了这项全新技术的初衷。
长城要解决的,是消费者认为四驱价格贵、油耗高的痛点。当时长城的调研结果显示,20万以内的家用经济SUV,四驱车型普遍相比同款两驱车型贵2-3万、百公里油耗高0.6-0.7L,四驱的销售比例小于10%。调研的消费者大多数肯定对四驱的需求并认可四驱的表现,但表示也并不会随时都需要四驱。因此,围绕过去P1+P3的路线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于是,将P1+P3集成为一个P2单电机的创新之举就孕育而生。不得不说,这个想法,确实非常巧妙。相比P1+P3+P4架构,P2+P4依然只使用了两个电机,就实现了四驱系统,有效控制了成本,也避免了结构的复杂而提升了日后用户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为老百姓普及四驱的关键。
当然,实现P2+P4架构,是Hi4在技术层面遇到的首要难关。
相比P1+P3分别发电和驱动的作用,P2电机则需要同时兼顾两者对大部分场景发电和低速驱动的工作,但发电电机和驱动电机本身在峰值功率/扭矩、额定功率/扭矩等需求和特性都是不同的。因此,用一颗P2电机同时满足发电和驱动的要求就存在诸多技术难点,工程师们对此做了大量的方案验证,从磁钢牌号到调整定转子这些细节上,一点一点攻克难关。
简单来说,就是时间紧、任务重,这过程中需要的是所有团队人员齐心协力地付出和努力。
2020年Hi4项目立项之后,长城用类似封装团队的形式,将不同部门单位的精英们组成了大约150人的团队。面对今年第一季度完成开发的目标,要在仅仅两年多的时间里就完成一套全新设计且技术领先的电混动四驱系统谈何容易,加班加点、牺牲个人假期休息时间似乎都成了常态。
经过前期的讨论和推演论证,团队在一年多的时间内,迅速完成了对包括P2+P4架构、全新发动机、变速器在内的整套系统的设计规划,紧接着便投入到了紧张的设计开发、调配测试工作中。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是到后期大家的压力就越大,尤其是进入2022年之后,所有人都在与时间赛跑,保证项目的顺利进展。
2022年,在吐鲁番夏试过程中,不巧遇到了疫情管控,几十人的测试团队被困在酒店内无法开展任何工作,情况十分紧急。但作为最后一轮动态路试的气候试验,这不仅可能影响后续整个项目推进的节奏,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产品日后安全可靠的关键,团队坚持充分必要的测试和认证不能有丝毫的折扣。
因此,公司上下各级领导和现场团队想尽各种办法与当地政府协调,主动提出几十人定点吃饭住宿,并严格在限定范围内进行测试,才终于顶着疫情的压力克服了各种艰难坎坷,完成了测试工作,保证了搭载Hi4技术的新车推出时可以拥有过硬的可靠品质。
而紧接着在后面的十一假期前,当时C样产品刚刚完成,要在10月30日通过一个重要的内部质量审查。时间不等人,设计、校核、确认、测试这一系列的工作量巨大,于是一位项目经理主动提出十一假期加班工作,保证审查的顺利通过。结果团队许多成员纷纷响应,最后大部分人员都牺牲了自己的十一假期。
屋漏偏逢连夜雨,不巧的是这期间,还遇到了技术中心停水停电,所有人为了不耽误项目的进度,所有人将办公场所临时搬到了股份大楼本部,又在恢复供水供电之后搬回技术中心。即使遇到这种突发情况,依然每天晚上灯火通明讨论解决问题。
而进入到2023年,临近项目验收的压力就更大了。今年年初过年期间,正值发动机研发阶段的重要节点,团队集中了大量资源,台架上有超过20台发动机在进行可靠性验证。本应该在腊月26开始春节假期,却被部分发动机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打断。
同样,当时的某位项目经理主动放弃自己的假期,带领团队直接驻扎在实验室一线,亲自分析数据、查看故障件、制定方案、调动各种资源,仅仅在除夕当天进行了短暂的休息,及时地解决了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故障,保证了发动机后续的顺利批产。
从最早的推演论证,到后期各种可靠性测试,这一次次的难关并没有对项目形成阻碍,正是有了所有人忘我地付出,才得以让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如此迅速地落地。
正如Hi4总负责人王超部长所说,所有人都把这个项目当做了自己的孩子一般,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发验证工作中。这些背后不为人知的研发故事和功臣们,是相比冰冷的机器和产品更加令人感动的。
引领新能源越野新时代
看到这里,我们看到长城总能推出行业领先的创新技术也就不足为奇了。在Hi4之后,我们也很快见到了Hi4-T。
同样基于P2架构,Hi4-T采用非承载式车身和并联形式,拥有更强的动力配备、持续大扭矩输出能力和三把锁,以油为主、以电为辅,覆盖沙漠、泥地、攀爬这些硬派越野场景。
如果说Hi4主要聚焦于城市SUV,满足新能源场景下城市通勤场景和适当的轻越野需求,那么Hi4-T则是可以带你爬山涉水、实现诗和远方的硬派越野选手。两者相辅相成,都可以提供城市中的纯电感受、节能、静谧的体验,但又拥有各自不同的优势和侧重点,来满足如今消费者多元的需求。
正是源自基于研发精神带来的安全可靠性和对创新技术的追求,Hi4得以实现了效率、性能、价格的多种平衡,两驱的价格四驱的能力,要动力也要省油、要性能也要性价比。而Hi4-T则专为硬派极限越野而生,足够爬山涉水、越野穿越。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全面覆盖和产品技术的多元化选择,这才是真正符合消费者利益的用户价值。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