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中国网
当前位置:热搜中国网 > 新鲜事 > 正文

乾嘉合璧:一枚藏盛世,一枚载家声

2025-07-29 16:31  来源:网络   阅读量:11759   会员投稿

在清代钱币收藏中,乾隆通宝与嘉庆通宝被称为 “父子钱”,这一概念既源于两位帝王的血缘关系,也因两钱在历史脉络、文化内涵上的紧密关联而深入人心,成为极具特色的收藏组合。

      钱文风格:乾隆通宝的正面楷书圆润饱满,笔画舒展流畅,“隆” 字有 “山底隆”(底部为 “山”)、“生字隆”(底部为 “生”)等经典版别,透着盛世的雍容大气。嘉庆通宝的正面楷书方正劲挺,笔画稍显拘谨,“庆” 字有 “长庆”(竖笔修长)、“文庆”(底部似 “文”)等变体,风格更显务实内敛。背面均是满文纪局制度。

      血缘与权力的延续:乾隆帝(弘历)是嘉庆帝(颙琰)的父亲,颙琰作为乾隆第十五子,于乾隆六十年(1795 年)被册立为皇太子,次年(1796 年)登基改元 “嘉庆”,但乾隆以 “太上皇” 身份继续掌权至嘉庆四年(1799 年)去世。这种 “父退子继、权力重叠” 的过渡,让两朝在时间上形成紧密衔接,也让两钱的铸造与流通存在 4 年的 “共存期”。

      货币体系的传承:乾隆通宝从乾隆元年(1736 年)开始铸造,贯穿 “康乾盛世” 的巅峰期;嘉庆通宝则在嘉庆元年(1796 年)开铸,早期仍沿用乾隆时期的铸币标准(如材质、工艺、钱局设置),是清代中期货币制度延续的直接体现。两钱共同见证了从 “盛世” 到 “中衰” 的历史转折,具有鲜明的时代连续性。

      

      民俗象征:民间将这组 “父子钱” 视为 “传承有序” 的象征,认为其能寓意 “父慈子孝、家业兴旺”,常被作为家庭收藏或馈赠礼品,寄托对家族和睦、代际传承的美好期许。

      历史研究价值:两钱是研究 18 世纪至 19 世纪初清代经济的重要实物:乾隆通宝反映了盛世时期的商品经济繁荣,嘉庆通宝则见证了吏治腐败、财政危机等社会问题,两者对比能直观展现清代由盛转衰的轨迹。

      收藏实用性:作为 “五帝钱”(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的后两位,这组 “父子钱” 是构建清代钱币系列的基础,许多藏家从这两枚入手,逐步扩展收藏,性价比极高。

该件藏品目前已被河南洛阳嘉澜拍卖有限公司征集到,详细信息了解藏家鉴赏可以联系,河南洛阳嘉澜拍卖有限公司,洛阳嘉澜拍卖公司是一家成立于中国河南洛阳,业务遍及200个市场的全球化艺术品居间服务拍卖公司,目前公司艺术品职业经理人多达50+。洛阳嘉澜拍卖聚焦全球化艺术品发展,树立了艺术品拍卖行业领先的运营模式典范,年服务全球超过50万用户。作为值得信赖的全球艺术品拍卖企业领导者,洛阳嘉澜拍卖助力客户,把握艺术品变革,构建艺术品征集拍卖一站式平台。

洛阳嘉澜作为全球领先拍卖企业,秉承“一对一式客户服务跟进”的理念,为用户与全行业提供整合了文物艺术品资源、一站式全球拍行送拍和最佳的用户拍卖体验!

       此作品咨询/藏品鉴定及拍卖可咨询:赵经理  15139917730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