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中国网
当前位置:热搜中国网 > 新鲜事 > 正文

推普通心桥 振兴乡村路

2025-08-08 21:41  来源:网络   阅读量:18820   会员投稿

7月15日至29日,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赴柞水县杏坪镇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在柞水县杏坪镇开展为期半个月的推普支教社会实践志愿活动。本次活动由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烛火之光”志愿服务团具体实施,也是该团队连续五年来到柞水县杏坪镇开展志愿服务。团队在当地镇政府和杏坪社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通过深入社区、乡村、农户、学校,进行了推普支教、推普调研、推普讲座等活动,在柞水这片热土上续写“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推普通心桥  振兴乡村路

团队志愿者和孩子们的合影

一、七月柞水迎远客 志愿团队绘蓝图

七月的柞水群山叠翠,杏坪镇的清晨总被清脆的鸟鸣唤醒。活动首日青春,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烛火之光” 志愿服务团的10名师生,带着精心筹备的教材与教具,在杏坪社区会议室的长桌上铺开了半个月的活动蓝图。

推普通心桥  振兴乡村路

团队在讨论活动方案

二、墨香浸润童心间 汉字之美入课堂

校园里的墨香课堂,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午后时光。志愿者们先教孩子们掌心虚握、指尖着力的握笔要诀,再逐个纠正歪扭的姿势。从横画的 “起笔如蚕头” 到竖画的 “收笔似燕尾”,志愿者们用山间溪流比喻捺画的舒展,以崖边古松讲解竖钩的遒劲。孩子们鼻尖沾着墨渍,眼神却亮得惊人,在临摹 “孝”“礼” 等字时,还会追着问背后的故事,墨香里飘着的不仅是纸韵,更有文化的根脉在悄悄生长。

推普通心桥  振兴乡村路

志愿者在书法课堂上给孩子们讲握笔姿势

推普通心桥  振兴乡村路

志愿者给孩子指导书法

三、彩漆绘扇传技艺 童心巧作承匠心

志愿者们还带来了传统漆扇制作技艺,让孩子们近距离触摸非遗文化。他们先讲解生漆的由来,指着带来的漆树标本说:“这是咱们山里的宝贝,涂在木扇上能保百年不腐。” 孩子们小心翼翼地用细毛刷蘸取矿物颜料,在素白扇面上勾勒山雀、溪流。晾干的漆扇被孩子们当成宝贝,有个男孩特意把作品送给拄杖来看热闹的老奶奶,说:“这是用咱山里的漆做的。”非遗的种子就在这雀跃的惊叹里,悄悄落进了童心深处。

推普通心桥  振兴乡村路

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体验非遗文化-漆扇制作

推普通心桥  振兴乡村路

孩子们的作品展示

四、红歌嘹亮传乡音,银发课堂添新趣

傍晚的“红歌学普” 课堂在社区活动中心掀起了热潮。68 岁的张大爷年轻时是生产队的宣传员,却因口音太重总被打趣。志愿者们把《我的祖国》的歌词标注上拼音,逐字逐句带着老人们练唱。当张大爷用标准的普通话唱完 “太阳升” 三个字时,台下的掌声经久不息。72 岁的李奶奶患有轻度健忘症,却能准确背出《映山红》的歌词拼音,她笑着说:“这些字像小时候摘的野果子,记在心里就忘不掉。” 志愿者们还录制了方言与普通话对照的音频,方便行动不便的老人在家学习。

推普通心桥  振兴乡村路

社区老人在台上背诵歌词

推普通心桥  振兴乡村路

志愿者带领老人学唱《我的祖国》

五、竞猜互动乐融融 三代同堂学普忙

推普竞猜活动成了连接三代人的纽带。杏坪社区的文化活动室,“组词接龙” 的队伍从台阶排到了楼道边,8 岁的明明拉着 60 岁的爷爷参赛,祖孙俩为 “家乡” 的正确发音争论不休;“方言正音” 环节里,年轻父母们把孩子的方言录音播放出来,让志愿者纠正,笑声与讨论声此起彼伏,让普通话在欢声笑语中融入日常。

推普通心桥  振兴乡村路

社区文化活动室里的推普竞猜活动

这场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的实践活动,不仅让标准的普通话走进了秦岭深处的千家万户,更用文化的力量唤醒了乡村的精神活力。当孩子们用流利的普通话讲述家乡的故事,当老人们用清晰的发音唱起红色歌谣,语言便成了撬动乡村振兴的支点,在柞水的青山绿水间,谱写出一曲文明传承的动人乐章。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