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中国网
当前位置:热搜中国网 > 新鲜事 > 正文

《“丁未” 铭史,双龙耀世!光绪银币一两:收藏市场中可遇不可求的王朝货币标杆》

2025-08-28 15:08  来源:网络   阅读量:19012   会员投稿

光绪银币丁未双龙一两,是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由天津造币总厂铸造的珍稀机制银币,因币面镌刻 “丁未” 纪年与 “双龙戏珠” 图案、标注 “库平一两” 重量而得名,是晚清货币体系改革与铸币工艺巅峰的代表性作品,在近代银币收藏领域被誉为 “币中贵族”,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工艺价值与收藏价值。

 

56fcd0702e54fc0357ec6bd017c53327.png

一、核心形制特征:细节藏匠心

作为典型的晚清机制银币,其形制规格有明确标准,同时细节设计极具辨识度,是鉴别真伪的关键依据:

  • 规格尺寸:

    • 直径:标准约为 45mm(部分资料记载细微差异,如 45.1mm),整体币形规整,边缘齿纹清晰均匀,无明显变形或毛边。

    • 重量:按 “库平一两” 标准铸造,理论重量约 37.3 克(因铸造时期工艺细微差异,实际存世品重量多在 36.2-37.5 克区间,若偏离此范围过大,需警惕赝品可能)。

    • 厚度:约 2.5-2.8mm,币身厚薄均匀,压力充足,无局部凹陷或凸起。

  • 图案设计:

    • 正面:中央镌刻 “光绪银币” 四字,字体端庄大气;上方环刻 “丁未” 二字(代表铸造年份),下方标注 “库平一两”,明确货币重量;两侧辅以对称的花卉纹饰,增添精致感。

    • 背面:核心为 “双龙戏珠” 图案,两条龙纹姿态威严,龙鳞、龙爪刻画细腻,立体感极强;龙珠位于双龙中央,周围环绕祥云纹饰,象征吉祥与皇权;外圈环刻英文,体现晚清货币与国际接轨的尝试。

二、历史背景:晚清货币改革的 “缩影”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清朝面临内忧外患,货币体系混乱(传统方孔铜钱与各地铸造的银币、纸币并存,规格不一),为整顿金融、与国际货币体系对接,清政府开始推动机制银币改革。

光绪银币丁未双龙一两便是这一改革的产物:由当时的天津造币总厂(全国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的造币机构)铸造,最初计划作为 “国币” 流通,但其 “库平一两” 的重量与当时国内主流的 “库平七钱二分”(约 26.8 克)银币不符,且铸造成本较高,最终仅铸造少量样币,未正式大规模流通 —— 这也导致其存世量极少,成为近代银币收藏中的 “稀缺品”。

1e8db9b0a217b14036705951da89913b.png

三、收藏价值:为何是 “银币收藏界的宠儿”

  1. 1.存世量稀少:作为未正式流通的样币,丁未双龙一两的存世量不足千枚(部分资料记载仅数百枚),且历经百年战乱与岁月侵蚀,完整品相的藏品更为罕见,“物以稀为贵” 的属性极为突出。

  2. 2.工艺水平顶尖:其铸造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机制工艺,图案雕刻精细、压力充足,龙纹、文字的细节清晰度远超同期其他银币,堪称 “晚清机制银币工艺的巅峰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3. 3.历史意义重大:它见证了晚清货币从传统向近代化转型的尝试,是研究清末金融史、工业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兼具 “收藏价值” 与 “历史研究价值”。

四、市场行情:价格持续走高的 “硬通货”

近年来,在国内外大型钱币拍卖会上,丁未双龙一两的成交价格屡创新高:

  • 普通品相的丁未双龙一两,成交价格多在数百万元人民币;

  • 完整品相、经权威机构评级的藏品,成交价格常突破千万元,且呈现 “供不应求” 的态势,是银币收藏市场中稳定性极强的 “硬通货”。

总之,光绪银币丁未双龙一两不仅是一枚银币,更是承载晚清历史、工艺与文化的 “活化石”,其稀缺性、工艺性与历史价值,使其成为无数钱币收藏家追求的 “终极目标” 之一。

       该件藏品目前已被河南洛阳嘉澜拍卖有限公司征集到,详细信息了解藏家鉴赏可以联系。河南洛阳嘉澜是一家成立于中国河南洛阳,业务遍及200个市场的全球化艺术品居间服务公司,目前公司艺术品职业经理人多达50+。洛阳嘉澜艺术品聚焦全球化艺术品发展,树立了艺术品行业领先的运营模式典范,年服务全球超过50万用户。作为值得信赖的全球艺术品企业领导者,洛阳嘉澜艺术品助力客户,把握艺术品变革,构建艺术品征集销售一站式平台。

  洛阳嘉澜作为全球领先艺术品平台企业,秉承“一对一式客户服务跟进”的理念,为用户与全行业提供整合了文物艺术品资源、一站式全球拍行送拍和最佳的用户体验,以及强大的艺术品大数据基础设施与行业艺术品金融解决方案。       此作品咨询/藏品鉴定及拍卖可咨询  李经理:13526946710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