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是旅客出行的“守护者”
王焕 马东明
2月4日上午10时,南宁车辆段湛江运用车间检修库内一片繁忙,股道上停放着刚刚结束一趟值乘任务的列车,列车墨绿色的外皮在冬日明晃晃的阳光下显得格外亮眼。“股道长,6道K158次列车下部一组申请作业。”忽然,对讲机里传来了刘夏英的声音。
刘夏英是湛江运用车间下部一组的工长,自1995年入路起,他一直活跃在车辆维修的舞台上,从货车检车员到客车检车员、再到工长,再到集团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在与车辆维修打交道的漫漫征途中,刘夏英一步一个脚印,保障了车间配属客车的运行安全。
湛江运用车间下部一组共有17名职工,主要是负责对车间配属客车进行下部设施的维护与保养,如车辆走行部、客车制动系统等与列车运行安全息息相关的重要设备,尤其是列车制动系统,素来有列车“刹车”的称呼,在列车运行中,如若制动系统作用不良,可能会影响旅客的乘车体验甚至可能出现安全隐患,所以在检修这些设备时,刘夏英总是要反复叮嘱:“仔细点、再仔细点,一定要保证不漏看、错看任何部位,这样才能保证作业质量。”
“各班组,6道K158次列车已插设防护信号,各班组可以开始作业。”10时10分,对讲机里传来股道长的回复,下部一组的成员们赶忙按各自分工迅速就位,他们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列车的检修、故障处理等工作。只见刘夏英左手握着摄影手电,右手拿着一只检点锤,一猫腰便钻进了地沟里,地沟狭窄,但丝毫没有影响刘夏英的进度,只见他时而探身、时而踮脚、时而举起手里的手电,冲着走行部深处照去,他手中的检点锤也随着他的动作,在待检的部位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这里,闸片磨耗估计是到限了。”从业三十年,刘夏英相信自己的判断,待取来工具一量,果不其然,闸片磨耗超限1mm。
刘夏英伸手将闸片上的卡扣松开,随着“咔”的一声,闸片掉在一旁的职工黄海峰手中,接着,刘夏英抬手,把新的闸片装上,又是一声“咔”,闸片便更换完毕。“更换完闸片以后,列车的制动性能会更好,车‘刹’得稳了,春运归乡的乘车旅客坐着也会更舒服。”刘夏英边检查刚刚更换过的闸片边说。
在担任工长之前,刘夏英对自己的作业标准就很严格,当上工长之后,连带着对整个班组的管理都十分严格,然而,即便如此,他仍然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铁路发展日新月异,铁路客车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从单节柴油发电机组、到大列空调列车、到AV380V列车、再到现在的DC600V直供电列车,车型更新,与之相变化的是客车设备、维修技术、维修工艺的更新,一直以来,刘夏英都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他会利用空余时间,反复琢磨规章和检修标准,胸口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不少他的学习心得。此外,关于如何带领班组青年职工一起学习,刘夏英有他自己的一套办法,“我们都是扎根一线的工人,最好的课堂就是在现场。”为了让新职尽快上手,刘夏英将“课堂”搬到了作业场,以“实操”为教学方式,让青年职工自己去感受和理解。不仅如此,他还会经常在班组内组织业务素质考试,通过“理论+实操”的方式,检验现场作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再根据考试中所暴露出来的薄弱项点进行补强学习。长期以往,不仅他自身,整个班组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飞速提升。
刘夏英深知,客车维修不是“单兵作战”,是需要整个团队的配合默契。他细心观察,努力作班组职工中的“知心人”,每当职工在工作或者生活上遇到问题,他总会第一时间察觉,并引导职工说出问题,再共同一起研究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效果最明显的便是2022年中有一名新职出现对工作厌烦的情绪,心细的刘夏英察觉以后,多次找到该职工进行谈话,最终得知原来是由于对未来的焦虑,所以导致出现了厌工的情绪。知道了原因以后,刘夏英对其引导,渐渐地该名职工转化心态,将更多的心思投入工作中,现在已成为班组的骨干。
“虽然大多数旅客都只认识列车上的工作人员,但我们也要心系旅客,不断提高我们的检修质量,毕竟我们可是旅客出行的‘守护者’。”刘夏英说。如今春运已经开始了,以一趟趟客车为媒介,无数旅客将回到自己的家乡,让期盼的浦公园种子,最终飘落在故乡的土地上,刘夏英认为,越来越多的旅客愿意选择乘坐火车回家,就是对他们工作的最大赞美。
上午12时,K158次作业完毕,看着缓缓被拉出检修库的K158次,想到它即将载着旅客,飞驰在祖国大地上,刘夏英的心里便感到十分自豪。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