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哥”的最后一个春运
王焕 田力莹
“我师傅是一个特别沉稳的人,不论做事还是做人,我第一见到他时,他正对客车做最后的始发作业,那时候我就发现,大到轮对,小到一颗螺丝,他都一丝不苟的检查,大概这也是大家叫他‘稳哥’的主要原因吧。”这是唐巨鹏对师傅的初印象。
1月14日,春运首日,K9303次列车安静地停在南宁站的第8股道上,它身边的站台热闹非凡,人们或背、或提着沉重的行李,脸上却洋溢着归乡的喜悦。在归乡人潮的不远处,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车辆段今年59岁的车辆乘务员白克庆正忙着对客车进行最后的检查。
白克庆在同事之中有一个“稳哥”的外号,他业务突出,干活细心认真,他总说,既然做了这份工作,就必须要做到最好。32年来,他一直围着普速客车转,见证了普速客车的发展,今年是他的最后一个春运。当天,他要值乘南宁至靖西的K9303次列车,到了靖西以后,继续值乘靖西到深圳东的K950次列车,往返需要 3 天的时间。
“只要上了车,我们就是旅客出行安全的‘守护者’,保证客车各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将旅客安全送往目的地就是我们的责任。”白克庆的徒弟唐巨鹏也是一名车辆乘务员,他说:“今年是师傅的最后一个春运,可以说,他半辈子都待在车上,所以他对客车十分有感情。”
车辆乘务员随车而行,要熟悉车厢里的各种操作和应急措施,还要经常穿梭在车厢里巡检、修复各种损坏的服务设施,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车辆走行部、制动系统、车钩连接处、风挡等都是决定客车能否平稳运行的关键部位,所以当客车在线上运行时,车辆乘务员除了要会“诊断”,还必须会“医治”。“只有掌握了这些设备的运行原理,检查时细致认真,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才能保证列车的运行安全。”这是师傅白克庆最常对徒弟唐巨鹏说的话。
车内巡检作业一般是“单兵作战”,“今年春运旅客多,真让人怀念啊。”走在拥挤的车厢里,白克庆不禁感慨。对于车辆乘务员来说,跑车在外,一站有一站的故事,一城有一城的精彩,白克庆最难忘的便是自己第一次经历春运时的景象,“人很多,不夸张地说,车厢里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那时候车速慢、车厢环境也不好,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地笑容。”白克庆笑着说。“现在条件好了,车速快、车厢里还有集便器、电茶炉这些供旅客使用的设备。”
2015年入路的唐巨鹏今年 33 岁,和白克庆是“好搭档”,两人相识于2019年,但关系好得就像是认识了十几年一般。“师傅很认真,巡检的时候总是走得很慢,看得很仔细,就连一些安装在隐秘角落的螺丝,师傅都会用手电一一扫过,防止出现松脱。”唐巨鹏说。在唐巨鹏眼中,自己的师傅总是很细心、严谨、一切以“稳”为主,在教导自己的时候很有耐心,总是能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方便自己理解。谈到师徒往事,唐巨鹏的神情里流露出不舍。
在车上,他们是师徒、是搭档;在车下,他们是伙伴、是老友,早在很久以前,两人就约定好,哪怕是退休以后,也要常聚。
32年,11680天,这是白克庆的工龄,也是他安全值乘的天数。“今年3月就要退休了,跑了大半辈子的车,没想到一转眼就要退休了,要是我再年轻些,我想去值乘一下动车,感受一下中国速度。”回顾自己跑车的32年,白克庆感到十分荣幸和自豪:“我值乘过绿皮火车、空调列车等多种车型,看着车厢内的环境越变越好,速度越来越来,旅客出行越来越便利,能有幸见证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值了!”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