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和“候鸟”一起成长的人
王焕
“如何评价你的跑车生活?”
“我觉得很辛苦,但是也让我收获多多。”今年51岁的乘务队长毛刚说道。
“我是1992年上班的,一晃都已经过去32年了。”毛刚回忆道。
1992年,毛刚从当时的柳州司机学校(现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经分配便来到了当时的湛江车辆段的空调组,主要负责电气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对于非科班的毛刚来说,一切都像天书一般。
“那时候的控制柜,不像现在已经统一了厂家,我们那个时候,牌子又多又杂,好多甚至连线号和电路图都没有。”毛刚笑着说。“但是也得学呐,这是一个进步的时代,不学就会被淘汰。”
控制柜牌子太多,没有标注线号怎么办?那就自己摸索,自己学习;没有电路图怎么办,那就利用空闲时间请教师傅,自己学习走线,了解控制柜布局……毛刚翻过一座座横亘在自己面前的大山,唯有来时路上的脚印,记载着这位“登山者”的艰辛。
与“候鸟”沾边的故事,要从1994年开始说起。1994年,毛刚转岗成了一名车辆乘务员,那时候大列空调普速客车还未开始推广,毛刚他们值乘的基本都是25B型车,车下悬挂有一台5KW发电机,依靠发电机和蓄电池为车厢供电。“那时候的跑车环境可不比现在,柴油发电机组的质量也并不算太好,经常会出现各种故障。”回忆起往事,毛刚有些感慨。
1995年,大列空调普速客车开始大面积推广,与以前值乘的车型有所不同,大列空调普速客车为机车头集中供电型,车厢内增加了不少如应急供电系统、电茶炉等设备,相比于之前来说值乘的难度又有所增加。
横亘在面前的大山又增加一座,勇敢无畏的“登山者”又开始了他的新一轮征程。“一切从0开始,其实我们自己心里也没底,但是既然干了这份工作,就必须干到最好,事实证明,我们做到了!”毛刚眼神坚定。渐渐地,业务精湛的毛刚开始显露苗头,经常被选派担任一些重要的值乘任务,与“候鸟”的故事,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候鸟”一词其实来源于一类特殊的任务——“屯兵车”。此兵非彼兵,用毛刚自己的话说,屯兵就是在每年春运或者重大节日出现集中客流暴增的时候,铁路部门加开的一种临客车。但是比起“屯兵”,毛刚更喜欢用“候鸟”称呼他们。“他们就像候鸟一样,每年到了特定时期就会进行迁移,我们随车而行,也是候鸟中的一员。”毛刚打趣说道。
最让毛刚印象深刻的是2008年的一次“屯兵车”。那时毛刚值乘的是东莞东至阜阳方向的“屯兵车”,由于暴雪封路,车辆被迫停留在某个小站20多个小时,不论是车上的水,还是餐车里的方便面,都早已消耗一空。暴躁、烦闷、厌恶的情绪缭绕在每一个的心头,为了节约用电,毛刚他们将车厢内的负载减到最低,每节车厢仅在通过台和车厢内留有1至2盏灯。昏暗的车厢、寒风呼啸的窗外景色、旅客的怨言……这些回忆深深地刻在了毛刚的心里,他说,看着很心疼,但是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他们都平安送达目的地。
“随着时代的发展,‘屯兵车’逐渐消失在历史的舞台,现在线路运能增大,加上全国铁路八纵八横的高速铁路网,旅客只要有需要,随时都可以出行。”毛刚说。“除了动车,我们普速客车也在不断进步,我们这些‘候鸟’还在不断学习的路上。”
2015年,湛江运用车间引入DC600V直供电的新车型,业务出色的毛刚成为了车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毛刚记得很清楚,那时候他和同事一起乘坐当时的K141次列车一起到南宁进行DC600V直供电列车的学习,通过老师讲解,毛刚发现,DC600V直供电列车不论是在供电模式还是在电路走向方面,都与车间现有的车型完全不同,“这是一场‘硬仗’,我们必须打赢的‘硬仗’。”毛刚在心里想着。
DV600V直供电列车的学习内容很多、很复杂,但毛刚觉得这样更具有挑战性,所以他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仅花了半年时间,他便和同事成功啃下这块“硬骨头”,并带出了湛江运用车间第一趟采用DC600V直供电车体的K150次列车的首批车辆乘务员。时至今日,毛刚依然担任着DC600V直供电列车的教学工作。
车辆乘务员随车而行,毛刚这只“候鸟”尤其怀念家的感觉,那里有他爱的家人,也有他养的鱼、种的花。
毛刚喜欢种花、养鱼,“闲暇时间,给我的花翻翻土、喂喂我养的鱼,看着花盆里的花骨朵渐渐绽放,看着水池里不断游动的鱼,工作时带来疲惫顿时就消失了。”毛刚笑着说。
不论是种花还是养鱼,都是十分讲究耐心的爱好,而工作中的毛刚,也耐心十足。给职工讲课时,对于职工提出的问题,毛刚总是认真讲解,有时候甚至讲解三四遍也不觉得烦,而且只要去办公室,总能看到他在学习规章或者作业指导书的身影。“作为乘务队长,我就是要比他们更熟悉作业指导书、更熟悉规章制度。”这是毛刚写在笔记本上的第一句话,也是激励他不断学习的东西。
毛刚一直说,他是一个和“候鸟”一起成长的人,虽然“屯兵车”已经成为时代的缩影,但是他作为同一时代的“候鸟”,他的成长之路还远不及此。“未来会有更多的新车型、新设备在等待着我们,我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毛刚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